Mr.-钱特多
您好,欢迎访问钱特多 |注册 下载手机客户端

嘉兴

更换城市
发布信息
购物车0
首页>> 自媒体频道>> 佛道儒>> 诸子百家>> Mr.

热门资讯

Mr.

查看:50作者:   2023-10-24 16:59

可能只有亲眼目睹过疾病是怎样摧毁一个家庭,才能深知健康的身体是一切可能性的前提。


1

《我不是药神》火了。

从昨天到今天,几乎所有人都在谈论这部电影。谈的时候,眼中带光,眼中带泪。

一个很现实的故事,讲的是几位白血病患者,因为买不起进口的格列宁抗癌药物,只能去买从印度走私的仿制品抗癌药。

一系列的利益纠葛,人性挣扎,相关方博弈。能看到人性的伟大,也能看到人的卑微;能看到光,能看看到光影背后的黑暗与无奈。

很多时候,对于一个鲜活的生命来说,无奈本身,就是巨大的黑暗。

电影大家自己去看,我不剧透,记得准备好纸巾。

回归话题本身,我想谈谈“疾病”这个词。

我不知道你们对“疾病”这个词有多深的理解,我想起去年刷爆朋友圈的文章《流感下的北京中年》,一位在北京有房有车的精英中产,因为家人一场病,在ICU看到了每天耗费6万块的各类昂贵机器,被逼到卖房卖车。

他说,我终于知道了,什么才叫“疾病”。

他说,如果我病得不行了,一定不要进ICU,我宁可死去。

疾病,不仅仅是身体不适、巨大的痛苦,更意味着巨大的治疗成本,对一大家子的经济绑架。整个家庭可能因为一场病,由富裕小康直接掉进贫困,并一蹶不振。

疾病,可能改变很多人以及相关者的命运,像一场大风暴,不容分说地裹挟一切,卷进未知的轨道。

感谢《我不是药神》这部电影,让很多人哭的时候,也倒逼很多人去思考:如果我面临困境,我该怎么办?

希望你认真看这篇文章。

微信图片_20190611101716.jpg



一场病压垮一个家庭

两年前,山东泰安的晴晴被检测为戈谢病,全球仅有1万患者,发病率为百万分之一,每半个月需要打一支注射用伊米苷酶。

一支药的费用为23000块,外加十块钱注射费。

晴晴的爸爸在外打工,一个月能挣3000元,注射两针就要花掉爸爸一年多的工资,两年期间,家里没买过一件衣裳。

别人说,湖北有个中医很厉害,据说可以治戈谢病,母亲带着晴晴过去了,开了一大堆的中药,吃了20多天,花了6000多块,没有半点用处。

为此母亲偷偷哭了好久。

家里的钱根本不够用,找亲戚借,找爱心人帮助,也还是不够,母亲就将一封封手写的信寄到省里,得到的回复都是:

“目前我省还没有出台关于把戈谢病纳入医保的政策。”

一家人看不到任何希望。

微信图片_20190611101725.jpg



一名知乎网友讲过自己的经历,他们全家都是央企职工,外公外婆、大舅小舅,以及他的父亲母亲,山珍海味吃不上,但日子已算滋润。

98年,他还在读小学,外公查出鼻咽癌晚期,当地无法医治,小舅请长假带着外公四处求医,辗转东北和江浙两地,最后选择了长春一家医院。

大舅申请外调项目,只为了多拿点补点,母亲则负责后勤,一家人的吃喝拉撒,医疗费用的报销,以及申请单位的各种贷款。

一次包饺子,小舅妈吃着吃着就哭了,她说,有一年多没吃过肉了,去菜市场买菜都是趁着收摊的时候,只为了多省几块钱。

一天,外婆召集家庭议会,医生说有一种进口药,一针两千块,一周三针,疗效怎么样,还不清楚,问打还是不打?

会议开到半夜,最后决定用药。





两年后,外公去世,留下三家满满的债务,他不知道还了多久,只记得到上高中的时候仍在还钱,小舅因为经济压力,一直等到他大学的时候才敢生小孩。

后来,他母亲经常对他说,如果她老了,患了重病,她不要治疗她要安乐死……

因病致贫早算不得新闻,在全国的贫困人口中,44%的人就是因为一场病,大概有734万人,这还只是2016年的官方数据。

全国政协副主席张梅颖说,70%贫困的就是因为疾病,一场大病能毁掉一个家庭。

据《中国中等收入群体医疗服务与医疗保障研究》显示,在城市家庭,自付的医疗费用中,有8.9%需要借债才能支付,在农村,这个比例为20%。

当然,这不包括那些根本没有纳入医保体系的大病。

一个普通家庭与贫困的差距,也就隔着一场病。哪怕是有车有房的中产,一场不大不小的病也能让你捉襟见肘,在疾病面前,我们就是如此脆弱。

微信图片_20190611101730.jpg



有种病,叫不想拖累子女。

北京青年报的报道,温州有位老人叫戴金秀,70岁,育有二子一女,都有工作有家庭,普通而温馨。

老人很开朗,唱黄梅戏、跳交谊舞,时不时和朋友出去玩。去年4月,老人咳嗽不止,痰里带着血丝,她瞒着子女到医院检查,结果出来,是肺癌,晚期。

老人的世界突然就塌了一半,焦虑,晚上睡不着觉,不到一小时就醒来。

子女不知情,带着母亲去精神科,医生说有焦虑症,需要安眠药。

8月16日上午9时,老人跟女儿说,要去中山公园看戏,便一个人走了。

穿着橘红T恤,碎花小脚裤,以及黑色布鞋。到吃中饭时间,母亲没回来,女儿折回公园找,找了很久,也没发现踪影。

回到家,发现留了一封长长的“诀别书”,满满两张纸,上面写着不想拖累子女,以及她想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。




三个儿女开始疯狂寻找,找熟人、找朋友、找警察;找监控、找媒体,整个温州都惊动了,也没发现踪影。

8月19日上午10时30分,救援队在一处废旧的拆车场附近找到了戴金秀,面部朝上,已无生命体征。

这样的新闻太多太多,

怀柔老太不愿拖累子女勒死瘫痪丈夫后自杀、

荆州患病老太不愿拖累孝顺儿女跳湖寻短见、

湖南同村数名老人连续自杀只为不拖累子女、

安徽9旬老太跳井身亡因疾病缠绕不愿拖累儿女……

没有具

会员打赏列表

精品文章推荐

文章回复

上传更多图片


Copyright 2019 钱特多-版权所有 www.qianteduo.com 浙ICP备18040193号-2